常常有人早上一起床腳一著地,就感覺到腳後跟劇烈的疼痛,走了幾步路之後,又感覺好多了,但工作或運動多了後疼痛又會突然出現,而這時可能是出現跟骨骨刺的狀況。
什麼是骨刺?
骨刺是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然而,骨刺並非老人家的專利,由於工作型態改變,許多人必須久坐、久站,像是老師、美髮理容院、餐飲業者等,若是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年紀輕輕就使脊椎提早發生退化現象,而誘發骨刺的發生。
跟骨骨刺的形成原因
足跟骨長骨刺的原因主要是足底筋膜長期牽拉跟骨骨質而引起的骨質增生現象。足底筋膜是一束縝密的組織纖維,呈膜狀,覆蓋於足底。它的作用是保護足底的神經、血管、肌肉,維持足弓的形態,減少行走時的震動。人行走時,壓力使足弓的弧度變直,而蹠腱膜產生的拉力又要維持足弓的形態,其結果必然使蹠腱膜在跟骨附著處拉力顯著增大。長期牽拉的結果使跟骨出現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跟骨骨刺的症狀
跟骨部位長骨刺,一樣會有紅腫的症狀,且腳跟、腳板會有疼痛感或是麻痺感,甚至會產生無法踏地行走的情況,一早起床站立時這種疼痛尤其明顯,不過,步行一段時間後,這種疼痛反而會減輕。但若骨刺沒有壓迫到神經,也可能不會有疼痛的感覺。
如何預防跟骨骨刺
1. 選擇合適的鞋子:除了挑選適合自己腳形的鞋子外,盡量少穿或不穿高跟鞋,因高跟鞋增加了足部的負擔,使足底的筋膜趨於緊張而張力升高,容易誘發或促使骨刺的產生。另外選擇厚軟的鞋墊也可緩衝足與鞋之間的磨擦,減輕疼痛的足跟。
2. 減少以足為主劇烈運動:以足為主的劇烈運動,如跑、跳等,會誘發骨刺的產生。
3. 均衡的飲食:因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像是鳳梨、葡萄、橘子等。
4. 保持適當體重: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肥胖,因臨床發現肥胖患者一般骨質增生發生在膝關節,比相似病情而體重標準者的治療時間要長,恢復要慢。所以均衡飲食、保持體重是防止骨質增生的重要環節。
如果發現自己跟骨有長骨刺的現象,這邊提供幾個緩解不舒服的方式:
1. 適度的休息:第一步治療的方式是避免任何會導致疼痛的活動。若是平常有慢跑的習慣就讓自己休幾天假,讓足部能得到適當的休息。
2. 冰敷:冰敷有助於一些症狀的緩解及骨刺的控制。
3. 伸展及運動:
- 弓箭步拉筋
雙腳呈現弓箭步,一次拉筋可維持15~30秒,可重複數次,換腳再做。
※注意:操作動作時,二腳板需平行向前,且前腳膝蓋盡量不超過腳尖,以免造成膝蓋之負擔;後腳要打直。
- 腳板拉筋
腳板拉筋能夠讓久站或長時間走路時足底筋膜承受的壓力獲得舒展及放鬆,一腳可拉筋維持15~30秒,雙腳交替做。
※注意:若一腳站立時身體無法維持平衡,可扶著旁邊的牆壁,維持身體之平衡。
如果狀況疼痛難耐,可以去復健科做復健治療。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討論,相關運動課程歡迎參考虹約運動健康網:www.i-dream365.com.tw。
喜歡艾蜜莉老師的文章嗎?
(給我一個"讚"^O^)

塑身適能課程、脊椎側彎課程、舒壓提斯課程
痠痛改善課程、銀髮族健康促進課程、骨盆運動(婦女)課程
兒童體適能課程、兒童脊椎側彎課程、孕婦提斯課程
企業健康講座、外派師資、教室租借服務